2018年12月8日 星期六

爸媽一定要知道的疱疹性齒齦口腔炎

                           可怕的 (疱疹性齒齦炎)
 為什麼會寫這篇文章呢?因為很多人會把腸病毒(疱疹性咽峽炎)跟單純性疱疹(疱疹性齒齦炎)搞混,看到嘴破的第一時間都會先聯想到是不是腸病毒? 腸病毒不是會嘴破??結果不是喔.媽媽也因此又上了一課!😅
在妹妺三歲多的時候,我們家人一起出遊旅行.但旅行的前一兩天就發現妹妹的胃口不太好.情緒也不太穩定.偶爾會胡亂哭鬧好像很不舒服.後來出門旅行時就隱約有發現妹妹嘴唇有點紅紅腫腫的,有點像大人火氣大那樣

這時嘴唇就很紅很種
接著妹妹就開始一連串的累人又辛苦的過程:
3/08
整天體溫都偏高,約略38.5°C以上,
精神&進食:正常
晚上睡覺時發燒到38.9度,開始出現不舒服的症狀,整個晚上唉唉叫,吃了退燒藥後才比較好睡一點
3/09
凌晨發燒至38.9°C,吃了退燒藥後.燒還是一直沒退下來
精神&進食:懶懶的  
(聽到疑似腸病毒很緊張.趕快安排妹妹跟哥哥隔離)
隔天一大早馬上帶妹妹去固定的診所看醫生,醫生說咽喉正中央有三個破洞,診斷疑似腸病毒(疱疹性咽喉炎),跟我們說大概會燒個二天,痛個五~七天,痛到吃不下東西時,就給他吃冰淇淋和布丁之類的冰涼食品.她喉嚨會比較舒服一點
(當天聽到疑似腸病毒很緊張.趕快安排妹妹跟哥哥隔離)
3/10.凌晨發燒至39.4 C,給予退燒藥。
精神&進食:精神懶懶的.食慾明顯不佳,整天都以牛奶為主食,喝了四次奶(150~240CC)。
3/11. 高燒至40
°c,給予退燒藥一樣退不下來.晚上咳到吐,很難入睡。
精神&進食:整天精
神狀況都不好,煮粥給她吃.也吃了一口就不吃開始哭嘴巴痛.連她愛吃的布丁也不吃.水也不喝
整整燒了三天都沒比較好又帶妹妹回診所看醫生.醫生發現妹妹牙齦腫脹充血.接著又看到嘴巴有好幾個疱疹,就說現在可確定的是,妹妹不是腸病毒是病毒性疱疹
3/12.持續高燒40.1
口腔內破洞至前面,牙齦發炎腫脹出血,有口臭.連口水都很臭。推翻腸病毒之診斷,重新判定是病毒性疱疹.精神&進食:整天昏昏欲睡,只喝少許水。
由於妹妹燒都一直沒退下來.也發現尿量越來越少.一整天都沒大小便.精神狀況也越來越差.就趕緊帶妹妹去馬偕掛急診,到了急診後開始向醫生說明這幾天的狀況.醫生開始一連串的檢查,抽血,病毒快篩等也發現妹妹已經有脫水的現象加上精神狀況很差了就先安排妹妹住院....
3/13住院時在急診檢查的結果出來了確診為(疱疹性齒齦炎)
但疱疹擴散的速度超快所以妹妹的嘴巴破洞一下增加到了十幾二十顆.導致出現了.口腔潰瘍起水泡.牙齦腫脹.牙齦糜爛.出血.口臭.吞嚥劇痛.無法進食,連喝水嘴巴張開都會哭..加上好幾天吃不下喝不下又一直高燒不退.已經呈現脫水現象所以在急診時醫生就先幫她打點滴補充水份

滿嘴破洞太痛了所以一直哭😢
住院治療與護士的護理指導
( 一 )抗疱疹病毒藥物:服用 acyclovir 口服抗疱疹病毒之特效藥,服用口服抗疱疹病毒之特效藥, 可縮短發燒天數與疾病嚴重度,以減短病程,並加速癒合

( 二 )喉嚨噴劑:康護寧消炎噴液劑.作用:舒解口腔及咽喉疼痛,包括下列疾病或症狀引起的疼痛:扁桃腺炎、喉嚨痛、放射治療引起的黏膜炎、鵝口瘡潰瘳、口腔與牙周手術後疼痛。

(三 )口腔清潔方法:口腔清潔在疱疹性齒齦炎上是相當重要的喔!刷牙常引至流血.不宜用力刷.權宜之計可以漱口取代.並交導進食後立即清潔口腔.
     維持口腔黏膜完整:可準備海綿牙刷,口腔棉枝,紗布巾,依病人情況定時清潔

(四 )飲食方面:可食用牛奶,冰淇淋,布丁,果凍,豆花,果汁.電解水.等冰涼軟流質好吞嚥的食物

(五)注重個人衛生:照顧者與病患要勤洗手,避免接觸病患口水分泌物,更是預防單純疱疹病毒感染 的方法.因為再發型單純疱疹病毒患者是重要的感染源。


有服用口服抗疱疹病毒藥物第三天嘴巴狀況就好很多.也比較肯張開嘴巴讓醫生檢查😚
















 住院治療第四天食慾.胃口完全大好👍(可能前幾天嘴巴破洞又痛又加上發燒完全沒食慾.餓太久了😂😂)














住了一個禮拜的院.終於可以出院回家囉😁














會分享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告訴爸爸媽媽不小看疱疹病毒的威力🙈從妹妹開始有症狀到發高燒.到嘴內快速長疱疹到嘴破.到住院.個過程整整兩個多星期小孩因嘴破疼痛不舒服看了很心疼,過程也很辛苦,而照顧者也很辛苦,看著小孩發高燒,嘴破痛而哭鬧很心疼也很難過也沒辦法好好休息😭      

                   ↓↓↓以下分享網路有關疱疹性齒齦炎的文章宣導 ↓↓↓

      幼兒衛生保健宣導—疱疹性齒齦口腔炎
疱疹性齒齦口腔炎為第一型單純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所引起。單純 皰疹病毒的初次感染,通常是1至5歲之幼童,嚴重的初次感染會以咽炎或齦口炎表現, 會造成幼童的牙齦、嘴唇與皮膚交界處,發生紅疹及水泡現象,稱之為「原發性齒齦 口腔炎」。

 潛伏期:平均7天。

 傳染途徑:直接接觸到有傳染力的唾液或口腔黏液。如親吻、共用食器或毛巾、飛 沫傳播等,成人若單純疱疹正在發作,出現口腔潰爛等症狀,親吻小孩或用餐時使 用自己的筷子或湯匙邊吃邊餵食孩童,很可能把病毒傳染給小孩。此外,無症狀感 染者的唾液也有傳染力。

 感染症狀: 1. 口腔部症狀:發高燒、口腔劇痛、流口水、口咽舌處潰瘍、無法進食、脫水、 口腔惡臭及頭頸部淋巴腺腫大。此外,病童的牙齦會出現紅腫、潰瘍現象,輕 輕接觸即流血。潰瘍約 5-10 天癒合,不會留下疤痕。另外,嬰幼兒習慣將手指 放入嘴內,因而導致許多疱疹性齒齦口腔炎病童的手指,長有水泡及發生潰瘍, 稱為疱疹性指頭炎。 2. 眼睛病症:可造成角膜結膜炎及角膜炎,患者會畏光,若疱疹性角膜炎沒有很 快治療好,則由於角膜的疤痕可能造成部份視力障礙或失明。 3.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免疫機能有缺陷患者或使用免疫抑制劑患者較容易因單純 性疱疹而導致腦膜炎,如唇泡疱病毒若病毒進入血流內,再散佈至中樞神經系 統,便可導致腦膜炎、腦炎,但一般人則較少發生。

 疱疹性齒齦口腔炎與疱疹性咽峽炎(腸病毒)的區別: 腸病毒感染引起之咽峽炎可能會與此病較難區分,疱疹性齒齦口腔炎的口腔潰瘍比 較集中於口腔前半部,最常出現於舌頭與頰黏膜,嚴重者整個口腔前後都可能出現 潰瘍;腸病毒咽峽炎的潰瘍則大多出現在口腔後半部,單純疱疹病毒會出現明顯的 牙齦紅腫發炎現象,常常一輕觸牙齒就會導致出血。
圖片擷取於網路資訊給大家參考
 臨床治療: 在發病 72 小時內服用 acyclovir 口服抗疱疹病毒之特效藥,可縮短發燒天數與疾 病嚴重度,以減短病程,並加速癒合,但此藥健保一般不給付須自費購買。另外醫師 也會開立鎮痛、退燒藥給予使用並鼓勵患者補充水分,必要時可餵食患者冰淇淋、果 凍及布丁,以補充熱量。若單純疱疹病毒感染發生在免疫不全的患者或新生兒身上, 則有生命危險,須立刻住院治療。

 病患照護注意事項: 1. 患者需多補充水分預防脫水。
2. 飲食方面:可食用牛奶、冰淇淋、布丁、果凍、豆花、愛玉、果汁、奶昔、口 服電解質液等冰涼軟流質易吞嚥食物,需避免太辣、太鹹、太燙、太酸的食物。
3. 當水疱已經出現,患者不應觸摸患處、弄破水疱或扯去乾痂,因病灶有水疱或 傷口時俱較高之傳染力病毒,這時期很容易感染身體其他部位及傳染給別人。
4. 初次感染單純疱疹病毒的患者,通常病毒會潛隱於神經節之中,伺機而發。待 宿主罹患其它疾病、心理及生理受到壓力或創傷、曝曬紫外線等刺激使抵抗力 下降時,即會再度發作,稱為「疱疹唇炎」,其症狀:出疹前先感到局部刺癢, 之後出現刺痛、灼熱或搔癢之成群水疱,水疱大小頗為一致。接著轉為膿疱、 而後破皮、結痂,若未合併續發性細菌感染,多在 1 週左右癒合,且不留下疤 痕。復發之第一型疱疹最常出現在嘴唇、口腔、下巴或鼻子週圍,其症狀較原 發性輕微,但是具有傳染力,會傳染給沒有感染過的幼兒。
5. 患者生病期間建議在家休息不上學,待水疱已結痂或口腔潰瘍已癒合後再復課。

最後補充 :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和適度運動是維持良好免疫力的不二法門,將有助於減少 單純疱疹的復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網頁

https://sites.google.com/view/joyce-blog